标签:
杂谈 |
2015/4/30 每日经济新闻
亚投行在经历参与者的火爆之后,进入实质性阶段,现在许多眼睛都在盯着亚投行,亚投行的博弈过程、制订的章程、组织架构直接决定了亚投行未来的工作效率,亚投行能否摆脱官僚色彩与大机构的臃肿低效,向世界展示除提供基建投资以外的存在理由,将逐渐揭开面纱。
美国对亚投行的态度发生转变,环境不再敌对。4月28日,奥巴马在记者执行会上表示,美国从未反对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并表示如果亚投行有强健的金融、社会和环境保障,美国完全支持。3月30日,美国财长雅各布-卢、4月14日,美国总统代表、商务部长普里茨克也表达了同样的善意,这与一年前的态度大相径庭。
美国政府方面一直表示,希望亚投行秉持全球标准,这也是全球下一步的关注焦点,亚投行的组织架构与章程至关重要。
亚投行是个国际组织,设立架构、选举都应有章可循。本月,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将在北京举行创始大会,讨论投票权和治理结构中的行长、副行长人选。根据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通行做法,亚投行将在正式成立后召开部长级理事会任命首任行长。根据去年10月24日签署的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将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并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高效、公开和透明。选聘高管时的公开、透明、择优原则,成为检验标准,首任行长很有可能由中国人担任,因为中国是发起国、最大股东国,此举符合国际惯例。而其他各国
投票份额如何划分,以GDP权重以及资本金划分相应公平,这也是IMF的做法。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亚洲国家占75%股份,且股份分配按照60%国内生产总值和40%购买力平价,届时亚投行最大股东为中国(30.85%),以下依次为印度(10.4%)、印尼(3.99%)、德国(3.96%)和韩国(3.93%)。美国对世行拥有事实上的否决权,中国如果想与二战后欧美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彻底划分,按照议定的投票权直接由投票决定,是最好的做法。从目前欧洲、大洋洲各国参与的情况看,扩大董事会成员是大势所趋。
贷款与融资的效率一样值得关注,奥巴马等关注的也是这一方面。亚投行的资本金没有世行、亚开行雄厚,让各国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是不现实的,因此更要以高效与清廉、有回报的贷款项目,获得市场融资。
亚投行的投资项目既不能与当地的政治、货币改革捆绑在一起,以免在当地政府看来成为政治要挟,也不能坐视高风险、腐败的投资不理,风险控制与止损机制变得十分重要,亚投行的项目绝不是无偿援助。在这方面中国有沉痛教训,无论是墨西哥高铁还是科伦坡港口,投入巨资却因该国内部的政治派别、成本博弈等问题陷入僵局,巨额投资打了水漂。应该坦承这是中国的短板,以往援助亚非拉从来不算经济账,现在,这57个创始国绝不会任由政治因素挂帅,对于中国而言,是个迅速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机会,是大大的好事。
沉浸在亚投行创始国增加的欢娱中,这一过程已经过去,现在需要做的是拿出坦诚的态度,巨大的勇气,推动亚投行的核心章程如份额、投票权等,向各国接受的底线游戏规则靠拢。既然开放,就开放到底,亚投行表示出了与各方合作的诚意,当秉力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