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力行:炒股有规律 报告期重业绩
(2025-08-04 15:07:46)本周各大指数微收小阳。
半年即将过去,中报将要拉开序幕。根据我二十多年的股市经历,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业绩报告期的炒作规律。
总的来说,有两条:第一,每年业绩报告期以业绩为主,间歇期以题材为主。尤其是年底年初的三四个月时间段中,由于三季报已过,年报未至,所以题材的、绩差的、摘帽的、扭亏的等等会大行其道。第二,要有一个炒作重点的排序,简单说,就是绩差的不如绩优的、(绩差或者下滑的反而是雷区)绩优的不如增长的、增长的不如送转的(然而送转股大批出现在年报,中报送转的也就是年报送转股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季报送转的更是寥寥无几)、最好的是又增长又送转的。
再细说一下,首先时间安排:一至四月出年报、四月出一季报、七八月出半年报、十月出三季报。
其次提前量:股市从来重将来时,轻过去时。所以从这几个时间段之前的半个月到一个月的预告期开始就会对股价产生影响了,预囍的涨,预降的跌。而一旦进入报告期尾声,则对股价的涨跌影响微乎其微了,因为将要进入下一季了。
再次时效性:最有分量的当然是年终大考,其次是中考,再次是三季报,因为对预测年报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最后才是一季报。这是从业绩及送转状况做的排序。
然而如果注重于研究主力动向的时效性,则我认为应该依次排序为三季报、一季报、半年报、年报。这是因为比如三季报和一季报都是在一个月之内将三千多只股票的季报公布完毕,但是十月份有接近十天的小长假,也就是说要在二十天左右时间内全部公布。一季报是30天内,半年报是六十天内,年报是120天内。
我始终认为真正研判主力进出、有庄没庄的最准确信息是每个报告期的股东人数和相对应的人均持股数(其他所谓主力进出、资金进出等分析实在不靠谱)。而这一数字的增减变化是随时发生的,所以时间越近时效性越强。
半年报将启,目前业绩预增的已然有所启动。所谓业绩增长,更直观的表现就是两个字——涨价。那么有哪些行业可以预期呢?主要是化工类居多,比如草甘膦、钛白粉、维生素B。还有小金属,如钴、锌、锡、锂电池以及部分煤炭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