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2015/12/22 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公众号“叶檀财经”
美联储加息,OPEC增产,美国取消原油进口,均导致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全球石油价格形成无法扼制的下跌循环。
石油美元标志性事件诞生。12月18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议案,解除原油出口禁令,作为交换,美国民主党获取了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税收减免的环保措施的延长,该法案将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生效,此前美国白宫已对上述法案表示支持,美国取消石油出口禁令板上钉钉。
一项长达40年禁令的解除绝非轻而易举。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美国国内油价飞涨,为保障本国石油供应安全,美国于1975年出台《能源政策和节能法》,严格限制美国原油出口。解除石油出口禁令,说明美国对本土石油以及替代能源的自信,更重要的是,说明美国的石油美元向能源美元过度。虽然美国原油出口量短期内可能不大,但对世界能源的长期影响不容小视。
这次石油危机与上世纪的石油危机有明显不同,各方不仅不降低产能,反而扩大生产挤压成本。根本原因在于,新能源革命以及美元变化导致成本变化。
通过政治压力、舆论压力,迫使全球各国加入碳减排协议中,为新能源的市场创造市场需求。届时,美国的新能源便可出口至全球各地,同时针对非常规油气储量丰富的国家提供开采技术。2014年11月,中国就与美国达成碳减排协议,要求中国碳排放量2030年封顶,在全球环保的约束下,为新能源的使用创造市场需求。
随着《巴黎协定》最终落定,全球转向清洁能源已是大势所趋,美国、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销售以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都制定了大幅度的税收减免政策。德、日、法等国的新能源研究站在世界前沿,碳排放交易时代,碳排放权可能取代石油美元成为真正的货币。为响应《巴黎协定》中实现零排放的提议,德国等成员国还计划到2050年全面禁止汽油和柴油车的生产与销售。
石油有可能如当初的PC机一样,在未来二三十年里绽放最后的价值。
各国目前都在拼命开采,在页岩气革命推动下,2015年美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截止12月19日的一周,美国加息后美元表现强劲,美国活跃钻机数量恢复增长势头,高盛表示,“美国活跃钻机数量本周反弹,增加17个(至541个),结束了连续四周的减少势头”。澳新银行的数据显示,“产量数据反映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美国原油库存增至4.91亿桶,为1930年以来同期最多”。12月11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月度报告显示,该组织成员国11月原油日均总产量上升至3169.5万桶,创三年半以来新高。明年解除伊朗制裁是大概率事件。
原油价格预期越来越低,12月21日,布兰特原油期货跌至2004年来最低水准,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低位,而WTI原油价格则触及金融危机以来低位。知名对冲基金经理、“油市大空头”Pierre Andurand警告油价明年第一季度或将进一步跌至25美元/桶,甚至是更低,全球需求将减速并自2022年左右开始下滑。Andurand旗下对冲基金今年回报率已达到8%,远高于今年对冲基金0.6%的平均回报率。
大家比拼现金成本谁更低,在这方面,由于目前石油主要以美元计价,美国占据优势。
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引用的花旗银行分析师,使用了现金成本。目前大部分生产商的现金成本仍低于当前的油价,生产商还能有现金流支撑生产,只有油价降至更低,才能使一些原油生产商停止生产。目前主要产油国不同产油类型所需要的现金成本,均低于30美元。路透援引德州亿万富翁John Arnold表示,生产商挺过2015年,得益于服务成本的大幅削减,他没有说出口的是,在过去一年里,美国本土生产企业从美元走强中得到好处,技术进步使得石油钻井变得更为便宜和有效率,这导致维持石油生产的现金成本下降。